台北市中山堂落成於1936年,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時稱為臺北公會堂,於1945年改名為中山堂。這座建築在當時是台灣唯一的會展場所,承辦了許多重要的政治、文化和藝術活動。如今,中山堂仍然是台北市的重要地標,並且經常舉辦各種展覽、表演和演講等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和觀眾。
在貴陽市,也有一個以孫中山先生為紀念對象的中山堂。在民國時期,薛岳將部隊駐防在貴陽圖雲關時,修建了中山園和中山堂,並在岩石上刻制了孫中山先生的半身浮雕「總統遺像」。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貴陽市政府於九十年代初專款修復了中山堂,並在紀念堂內擺放了孫中山先生的坐像和相關的歷史書籍、畫像。



如今的貴陽中山堂不僅展示了關於中山先生的歷史書籍和畫像,同時也由於其所處的景區環境優美且寧靜,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休閒旅遊。在公園中漫步,經常會發現野生獼猴於樹上嬉戲,不過其大多個性溫馴可愛,不具攻擊性,於此能感受到與大自然的生命美好和諧。
兩座中山堂各自承載歷史的價值和文化意義,而這些建築不僅是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地,也是人們緬懷他對於國家和社會作出偉大貢獻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