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修復師蔡舜任以門神結合數位藝術到歐洲展演 讓世界驚艷臺灣文化資產之美

【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邀請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採集各類職人的生命故事,推出「臺南奇人帶路」,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藝術修復師蔡舜任近年來專注臺灣廟宇門神修復,發起「百廟門」企劃,今(2025)年以門神結合數位藝術到歐洲展演,讓世界驚艷臺灣文化資產之美。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藝術修復師蔡舜任旅居歐美十年,曾在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參與修復西方繪畫之父喬托經典畫作、也到過美國紐奧良協助修復卡翠娜風災後受損油畫,資歷與實作經驗豐富。2012年回國貢獻所長,創辦蔡舜任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少數具有藝術維護專業技術與國際視野的管理團隊。除修復過海內外知名藝術品,還設計規劃臺北富邦美術館等多處典藏空間,及臺南西門商場環境再造計畫第一期工程的營造協力。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蔡舜任從13~19世紀油畫及彩繪修復,跨域到文資保存、典藏系統設計規劃、古蹟活化再利用等,建立國際修復專業流程及規範,並系統化培育人才。他以科技工具輔助檢測原作細節,投入各地大型古蹟及廟宇彩繪文物修護工作,如今臺南普濟殿、馬公廟、八吉境道署關帝廳、雲林西螺張廖家廟崇遠堂、臺北艋舺龍山寺都有其團隊足跡,並持續在國際研討會發表各項成果,提升臺灣藝術品、古蹟維護管理專業的能見度。

蔡舜任表示,他從小愛畫畫,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時開始賣畫,但畢業前夕發現自己的畫作發霉,向指導老師蔣勳求助,才知可以修復。而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工作經驗,也讓他對修復產生興趣。當時臺灣缺乏相關資訊,他決定遠赴義大利佛羅倫斯習藝,自願到工作坊當學徒,打雜二年多總算接觸到修復基礎觀念,逐漸累積實力,正式入行。

成立公司,重視專業、堅持一切比照國際標準,是蔡舜任認為自己走進修復產業,迄今最正確的一件事。作為歐洲修復大師史蒂芬諾‧史卡佩里(Stefano Scarpelli)唯一臺灣弟子,蔡舜任從老師的身教言教體認到「最少的修復,就是最好的修復」。他強調,只有與國際接軌,才能取得世界各地的委託人信任、維持品質,帶領團隊走得更遠。

蔡舜任旅居西方藝術殿堂佛羅倫斯時,見識過許多為宗教服務的經典畫作。移居臺南後發現藏身在廟宇的臺灣傳統彩繪比起歐洲教堂不遑多讓,卻常被大家忽略。尤其臺灣文資觀念與相關討論發展較晚,壞了就翻新或是求速成以致許多珍貴文資流失,實為可惜。蔡舜任認為,想要保存傳統,不代表手法要很傳統,他希望用當代修復專業和極致工藝,盡力重現文物風華,也著手推廣「預防性保存」,以利延續其藝術、紀念價值。他串連企業贊助資源、文物管理單位、第三方監督機制,提出「百廟門」企劃,預計修復一百幅門神作品,協助保存臺灣珍貴文化資產。蔡舜任說門神是臺灣廟宇藝術的代表性圖像與藝術,修復門神就是修復人心,期待有朝一日,臺灣門神也能走進國內外美術館或各項大型展會,讓世界看見臺灣經典的無限可能。

南市府觀旅局自3月起連載「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也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魅力。「2025臺南美食之都國際餐飲藝術挑戰賽」10月14日至16日於臺南晶英酒店隆重登場,每日下午1:30至4:00開放作品參觀,歡迎民眾蒞臨一睹精湛廚藝藝術。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請持續關注「臺南旅遊網」及「臺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