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靜海經濟“期中考”成績單揭曉。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217.29億元,同比增長1.5%。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上半年靜海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增長態勢。
這份成績單折射出的,是靜海經濟保持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局面,更顯示出靜海經濟較高的“含金量”。
這份“含金量”,體現在強大的韌性。上半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之下,靜海仍然展現出持續向好的“基本面”。其中,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5.73億元,新開工專案103個,同比增長63.4%。進入暑期,靜海商貿文旅消費市場一片火熱,親子遊、跨省遊人氣火爆,夜市經濟、休閒娛樂等新業態持續拉動消費……凡此種種,無不有效對沖了外需收縮的壓力,既鞏固了傳統優勢,又培育了新增長點。這種能戰勝風險挑戰,在外部壓力下靈活應對的能力,正是靜海經濟強大的韌性所在。
這份“含金量”,體現在澎湃的活力。觀察經濟,既要看准當前的“形”,更要看清長遠的“勢”。經濟穩中向好的背後,是靜海以刮骨療毒的勇氣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上半年,全區5家企業獲評市級單項冠軍培育企業、34家企業獲評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2家企業獲評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新動能持續增強,新興產業引領增長,靜海經濟不僅有“量的合理增長”,更有“質的有效提升”,體現出澎湃的發展動能。
經濟“含金量”如何,市場主體最有發言權。上半年,全區市外內資到位專案241個,市外內資到位額67.23億元。亮眼成績的背後,是靜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久久為功。隨著一大批重點專案持續落地,“靜海速度”在不斷刷新,各類市場主體以實際行動對靜海經濟投下“信任票”。這也從側面說明,靜海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政企齊心、全力攻堅,完全有條件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雖然上半年靜海經濟保持了增勢,但橫向比較,依然與全市領先區域存在差距;縱向比較,下行壓力未減,經濟運行中的一些支撐要素仍不穩定、不充分,薄弱環節和制約因素仍然存在。
靜海的發展,總是在直面問題中展開答卷。靜海經濟從來都是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
迎接下半年“期末大考”,我們要提振拼搏信心,把全區黨員幹部群眾身上“敢為、敢闖、敢幹”的精氣神激發出來,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奮力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